在日前公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關于“允許地方政府通過發債等多種方式拓寬城市建設融資渠道”的提法引起市場廣泛關注。
業界紛紛預測,市政債的發行有望提上日程。不過,鑒于城市政府獨立發債涉及預算法的修改,短期內“國家代發地方債+城投債”的模式仍將肩負起地方政府融資的重任。
市政債推出有望
決定明確指出,“建立透明規范的城市建設投融資機制,允許地方政府通過發債等多種方式拓寬城市建設融資渠道”。
“這樣的提法不得不讓人關注,因為根據我國現行法律,地方政府既不能發債,也不能有赤字?!币晃蝗萄芯繂T坦言,“如果要對地方政府債務進行長期管理,需要重新調整中央與地方事權、財權的分配,即從根源上消除地方政府依靠土地城鎮化進行增收和負債表外化的沖動?!?BR>
“對于地方政府債務,我們認為總體原則是疏而不是堵,其核心在于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眹┚矀芯繄F隊分析師徐寒飛指出,“地方債務的形成除了地方政府的內生融資意愿以外,還與地方政府的事權與支出責任不匹配有關,結合‘轉變政府職能’的要求考量,未來地方政府融資可能主要傾向于非營利性項目通過市政債形式,營利性項目則需要依靠市場融資來解決?!?BR>
包括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在內的多位專家認為,將來通過市政債發行,解決地方政府融資問題是大勢所趨。
基建類信托迎來拐點
事實上,近兩年來,地方政府融資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以信托為代表的“影子銀行”。原因在于包括銀行在內的渠道融資能力十分有限,維持GDP又必須依靠大規模的基建投資,地方政府迫于資金饑渴只得轉向高成本的信托融資。
在業內人士看來,三中全會對地方政府財稅體制、投融資機制的改革,意味著以市政債為代表的融資方式將逐步取代“影子銀行”,也宣告基礎建設類信托迎來拐點。
基礎設施類產品收益率大多在9%以上,加上各種發行費用,實際融資成本超過10%。而地方政府的大部分基建項目不僅投資期限長,即使有回報也很少,根本不足以在一兩年內還本付息。中國信托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基建類信托增量已經大幅下滑。不少信托公司也在主動收緊此類信托業務。中建投信托董事長楊金龍最近表示,今年公司的地方融資平臺信托規模開始下降,存量規模不到100億元,偏重做保障房、經濟適用房項目。
城投債短期難壓縮
現階段地方政府透明的融資渠道的確十分有限,僅包括城投債和中央代發地方政府債券,前者由發展改革委審批,后者由財政部核定發行規模,除浙江、上海、廣東、深圳、山東、江蘇為自行發債試點外,其他省市債券均由財政部代理發行。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安國俊告訴記者:“雖然市政債發展的必要性十分了然,但要放行市政債,首先應給予城市政府獨立發債權,這涉及預算法修改,不能一蹴而就?!?BR>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表示:“城投債作為此前地方融資平臺獲取資金支持的重要渠道,在未來較長時間內,仍將占據重要位置。雖然接下來債務改革道路堅定,可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城投債短期難以退出歷史舞臺。”
券商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8日,2013年累計發行城投債已達8700億元,預計全年發行規模約在1.1萬億元。
一位商行交易員表示:“盡管目前信用債市場較為疲弱,但融資需求旺盛使得平臺對利率容忍度較高,更不愿意浪費發債名額,預計最后兩個月城投債的發行數量將十分可觀?!?